中国自动驾驶技术携手欧洲共拓智能出行 开放合作注入全球产业新动能
发布时间:
来源:
2025年10月7日,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企业正以欧洲为重要战略市场,加速推进技术落地与国际合作,通过设立区域总部、深化跨车企技术协同、参与欧洲智能交通生态建设,展现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开放合作姿态,为全球智能出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企业将欧洲视为全球合作的“优选伙伴”,得益于当地开放的监管环境与市场接受度。轻舟智航(QCraft)技术总监李东表示:“欧洲对中国汽车技术的开放程度令人振奋”,该公司上月在慕尼黑车展宣布计划在德国设立新总部,旨在以欧洲为跳板,将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推向全球。这一选择呼应了欧洲市场的独特优势——欧盟委员会主席德·莱恩近日明确呼吁全欧共同发力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承认“中美已实现技术突破,欧洲需加速追赶”,为跨区域技术合作创造了积极氛围。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硬核实力”成为合作基石。轻舟智航的4级自动驾驶技术已在国内26个城市的公交车队应用,实现长时间无人工干预行驶;Momenta作为丰田、通用等国际车企的系统供应商,不仅与优步合作明年在德国启动4级技术测试,还将为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提供驾驶辅助技术(首搭CLA电动轿车),相关技术已在欧洲启动测试,彰显中国方案的可靠性与适配性。Deeproute.ai则计划在与欧洲车企达成合作后建立本地数据中心,以“技术+本地化运营”模式深化协同。
欧洲市场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开放环境,更在于双方对创新共赢的追求。尽管欧洲当前驾驶辅助系统多限于豪华车型,且存在监管标准差异,但中国企业的积极参与正推动行业加速突破——正如部分欧洲企业所言,“中国竞争将刺激创新,助力欧洲赶上全球自动驾驶发展步伐”。中国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方案,更是“以市场换合作”的开放态度:既为欧洲智能交通注入成熟经验,也通过本地化研发(如设立总部、数据中心)反哺区域产业生态。
从慕尼黑车展的战略发布,到与奔驰、优步等巨头的技术绑定,再到欧盟层面的合作呼吁,中国自动驾驶技术正以“双向奔赴”的姿态融入欧洲。这不仅是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更是全球智能出行产业“开放协作、共促升级”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更多中国技术落地欧洲道路,双方有望在自动驾驶标准制定、绿色交通协同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定义智能出行的下一代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