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安防
2020-04-16
新加坡物流
2020-04-16
新加坡安防
2020-04-16
新加坡物流
2020-04-16
新加坡产业结构介绍-注册新加坡公司-新加坡税收减免-新加坡公司代办-新加坡企业咨询-请关注www.fozl.sgsg2019businessReceiptsIndex

新加坡环境服务行业

新加坡环境服务行业背景

应对全球需求
环境污染和缺乏洁净水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挑战,在拥有近30亿人口、且城市生活极度拥挤的亚洲,这个问题尤为严峻。然而,这也给环境及水务业带来了广阔机遇。
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的水配给时代,新加坡加大了对水管理和处理能力的相关研究、及相关技术开发的投资,并成功地将弱点转为强项。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建立起规模庞大且技术先进的环保产业,并建立了多元化的可持续性供水系统,即“国家四大水喉”—— 集水区的水源、进口食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
随着全球对水及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升,新加坡致力于发展成为该行业的领导者、发展研发基地,并提供水问题的解决方案。今后十年,我们的目标是为全球百分之三的水市场提供技术和产品。

新加坡的环境服务行业管理优势

发展日趋完善的新加坡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发展环境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要素。新加坡被誉为“全球水务中心”。如今共有70多家企业,为水务及环境业注入活力。到2015年,水处理行业的年增值将由2003年的5亿元增加到17亿新元,并将提供双倍而且多数为专业和技术性职位的就业机会,令就业人数上升至一万一千人。除水处理行业外,新加坡也非常重视废物处理和再循环领域的发展,由于只有实马高岛一个垃圾掩埋场,为减少对掩埋场的依赖,我们也极力发展新型废物处理再循环技术。
新加坡总理直接领导的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 (RIEC) 已宣布环境与水务业是新加坡的重点发展领域,其后,新加坡环境及水源部 (MEWR) 成立了环境及水务业发展理事会(EWI),以推动新加坡环境及水务业的发展。 在2006年7月,我国政府表示将在未来5年内投资 3亿3000万新元用于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鼓励新加坡的环境及水务业发展。 由公用事业局 (PUB) 和经济发展局共同领导的环境及水务业发展理事会 (EWI) 的主要目标包括:吸引更多公司来新加坡开展业务,发展本地环境公司,鼓励更多企业及研究机构开发先进的环境与水务技术,并继续向发展中市场(尤其是中东和中国)推进我国的环境及水处理业务。
新加坡一直处于环保创新的前列,也是最早采用新生水(废水回收再净)和深隧道阴沟系统技术的国家。新加坡的水务和废物处理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海外市场采用。多家国际水务公司,如美国博莱克•威奇(Black & Veatch)、CH2M Hill公司等已把在新加坡聘请的专才派遣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环保项目中。同时,新加坡本地公司凯发(Hyflux)则将在阿尔及利亚承建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厂。
对于有意进军本区域市场的环境与水务公司而言,新加坡无疑是个理想的跳板。我国已成功吸引美国公司通用电气 (General Electric) 、博莱克•威奇 (Black & Veatch),Marmon 水务公司以及颇尔 (Pall Corporation) , 日本日东电工 (Nitto Denko) 以及东丽株式会社(Toray Industries), 德国西门子 (Siemens) 及法国威立雅 (Veolia) 等全球大企业。 新加坡本地公司也逐渐成为区域业者中的佼佼者,如凯发 (Hyflux),如今已是领先的全球环境方案提供者,以及胜科环境管理 (SembCorp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东南亚最大的废物处理公司。 除了水务,新加坡也致力于扶植环境产业,包括废物处理和污染防治。
新加坡国立大学 (NUS) 把校内环保与水务技术的精英集中在一起,成立了国大环境研究所 (NERI) 。该研究中心的成立象征着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和牛津大学三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它将着重于发展新一代高效生态水处理技术。此外,NUS还通过与公用事业局 (PUB) 和总部设在荷兰的研究和咨询公司代尔夫特水力研究所 (Delft Hydraulics) 合作,设立了新加坡代尔夫特水利联盟 (SDWA)。该联盟将对水生系统、智能传感,及与城市水循环有关的工程和技术展开研究。此外,它还将设立水利工程和水务管理的硕士与博士学位。 此外,南洋理工大学也成立了南洋环境与水源研究院 (NEWRI) 。 南洋环境与水源研究院 (NEWRI) 的运作体统包括: --新加坡膜技术中心,由著名膜专家Anthony Fane教授率领
--DHI-南大水和环境研究与教育中心-由DHI水与环境,丹麦国际咨询和研发机构,以及南洋理工大学(NTU)合作成立
--环境科学和工程学院(IESE)-NEWRI的商业化和转化分支
--废物与资源回收中心(R3C)-专注于环境管理,目标是成为世界级的亚太区城市废物管理研究中心
--高级环境生物技术中心-由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合作成立
作为环球水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平台和研发基地,新加坡深具汇聚全球智力资本的条件。一年一度的新加坡国际水务周就是这样的一个活动。它是一个提供水务方案的国际平台,把决策者,业界领袖,专家和从业者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讨挑战,先进技术和新的商机。第3届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在2010年6月28日到7月2日举行,主题为“可持续城市――洁净和经济的水”,水资源周与一年两次的世界城市峰会一起举办。这次活动吸引了超过1万4000名代表和贸易参观者,交易总额超过28亿新元。

新加坡环境服务行业转型未来

清洁和废物管理行业的 78,000 多名专业人员和 1,700 多家公司每天保持新加坡清洁和宜居。由于对环境服务的需求持续上升,由于人力的限制,不断增加的人力,以应付服务需求,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为了提高生产力、促进增长和为这些部门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必须改变行业。

blank

(NEA) 与各种政府机构、行业、工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在 12 项战略中制定了 33 项举措,以改造 ES 行业。这些战略和举措旨在:

  • (一) 推动创新和更广泛地采用技术
  • (二) 提高劳动力技能,以从事更好的工作
  • (三) 改进采购做法
  • (四) 在海外获取价值来提高生产力

 

随着这些战略和举措的实施,到 2025 年,环境服务行业的约 30,000 个人可以通过提高技能并采用技术,从更高的增值就业机会中获益。

在维持清洁和宜居环境方面,新加坡还致力于实现成为零废物国家的愿景,重新界定废物,并将创新技术部署在减少废物、分离、回收和处理中,使我们能够关闭废物循环。环境服务转型将为清洁和废物管理领域的技术协作和适应提供许多机会。随着未来通过系统级基础设施(如气动废物输送系统和自主机器)提供服务的未来,将提升工作能力,从而需要新的技能组合。服务购买者还需要通过采用基于成果的订约来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广泛地采用技术,以提高清洁部门的生产力。行业采购做法的转变将支持更人力的工作流程。

blank

作为启动活动的一部分,NEA 与七个 INCUBATE 合作伙伴签署了意向书 (LOI)。INnovating 和 CUUToaina 环境服务技术 (INCUBATE) 体现了技术提供商与服务提供商、业主和政府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创新和为环境服务行业策划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创新。

环境服务技能框架亦推出。它由新加坡技能未来公司(SSG)、新加坡劳动力部(WSG)和国家能源局、雇主、行业协会、工会以及教育和培训机构联合开发,以支持ES ITM中的就业和技能支柱。该框架涵盖五个职业轨道,涉及24个关键工作角色。五个轨道是清洁操作、废物收集、材料回收、处理和处置以及环境、健康和安全。技能框架提供有关行业的关键信息,并确定了46项现有和正在出现的技术技能和能力以及18项通用技能和能力。它是一份参考文件,供那些希望提升技能并为环境服务行业更好的工作做好准备的个人,为雇主承认必要的技能并培训其雇员进行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以及教育和培训机构设计方案,以满足行业需求,以应对新出现的技能和能力,如数据和统计分析,自动化研究与实施以及机器人与自动化应用。blank

由于服务购买者在转型之旅中发挥关键作用,环境服务转型还将推动更广泛地采用基于结果的承包,以提高清洁行业的生产率。国家能源局与财政部和其他行业利益攸关方合作,制定了《基于成果的清洁合同规范指南》。培训讲习班和学习之旅将推广到服务买方和供应商,帮助他们转变行业采购做法。

blank环境服务的转型工作将确保该行业保持竞争力和吸引力。企业(包括服务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和服务购买者)可以期待技术协作和适应的机会,并通过使用创新解决方案和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员工还可以期待更好的工作,因为使用技术和自动化有助于减少日常和艰巨的任务,使他们能够专注于其他领域的工作,如操作机械或使用数据分析,以实现更好的服务交付。樟宜机场集团 (CAG) 是 INCUBATE 合作伙伴之一,在清洁和废物管理操作中一直使用技术、自动化和数据分析。

为了鼓励更多地利用技术和自动化来提高整体生产力,有促进开发和部署创新和智能技术的资金计划。新加坡政府还将推行向研究人员和业界人士开放的各种资助计划,鼓励更多使用科技和自动化,提高生产力。blank

NEA 还将继续与主要协会合作伙伴合作,如新加坡废物管理和回收协会 (WMRAS) 和新加坡环境管理协会 (EMAS),以鼓励行业层面的合作,并支持环境服务部门的转型。同时,NEA将与新加坡SPRING和IE新加坡公司合作,提高企业能力,推动采用国际标准标准,帮助更多企业抓住海外市场机会。

新加坡政府鼓励市民可自行推行3R(减少、再利用及循环再造)、分类及自行清理,以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