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电子行业
2020-04-16新加坡房地产
2020-04-16新加坡电子行业
2020-04-16新加坡房地产
2020-04-16新加坡建筑行业
新加坡建筑行业前景
亚洲和中东经济体的飞速增长带动了能源、成品油、化学制品和消费品需求,促进了支持新投资项目的建筑工程服务业发展。此外,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重视,新加坡致力发展高效、永续的环境解决方案。
如今,很多全球领先的工程公司选择在新加坡落脚,其中包括:阿鲁普公司(Arup)、雅各布工程(Jacobs Engineering)、凯洛格•布朗•路特 集团(KBR)福陆公司(Fluor)、西图集团(CH2MHILL)、沃利帕森斯(WorleyParsons)、西比埃鲁玛斯公司(CB&I Lummus)、福斯特惠勒(Foster Wheeler)、日本横河集团(Yokogawa)、艾默生(Emerson)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和美施威尔(M + W zander)。这些公司的业务范围涵盖了为不同产业群,如石化和生物医学的前端工程设计、咨询、系统开发,以及项目及施工管理
着眼于未来,新加坡力求打造一个动感之都,让那些拥有综合承包能力和知识基础的本地、海外公司开发出创新方案。同时,我国将充分利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优秀项目,争取成为区域城建方案的知识库,包括城市规划、运输系统和环境问题等。企业也可以与公营或私营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在本地开发并试验创新性永续发展方案,进而推广至全球。
凭着与世界主要经济增长市场无可媲美的连通性,以及培育具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新加坡致力成为全球工程方案枢纽。
根据发展知识型经济规划,新加坡为企业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和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源,以满足工程服务行业的人才需求。此外,新加坡与企业紧密合作,通过员工培训,提升其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新加坡及周边地区高等教育机构的工程专业毕业生也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可用的后备人才。
对于蓬勃发展的亚洲和中东市场来说,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深具战略意义。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及与区域主要市场的紧密联系,让公司能设计并管理全球各地的复杂工程项目。此外,新加坡还是亚洲拥有最多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使在本地的企业更容易进入新兴市场。
新加坡成功地发展了加工业,建立了包括本地和外国公司在内的多元化生态系统,并为周边地区提供服务。除了像凯洛格•布朗•路特 集团(KBR)、沃利帕森斯(WorleyParsons)和雅各布工程(Jacobs Engineering)这些行业领军者在制造加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我国的优势外,在非加工领域(如基建工程和建筑服务业),许多公司也取得了成功。此外,许多本地公司,如WOHA建筑公司 、盛邦公司(Surbana)和雅思柏建筑(RSP Architects)也都赢得了全球认可并承建过世界各地的项目。
新加坡建筑行业转型未来
转型意向
- – 集成数字交付 (IDD) 使用云和数字技术将利益相关者集成到楼宇生命周期管理中
- – 到 2025 年,在 制造和装配设计DfMA、国际开发部IDD 和绿色建筑中培训 80,000 名人员
- – 行业、工会、ILS 和政府之间持续协作,以实现 ITM 愿景
通过”云”实现数字集成
例如,国际发展部提议乘数字革命的浪潮,使建筑物越来越多地采用智能技术,建筑工作流程以数字方式集成。通过构建信息建模 (BIM) 实现,IDD 是一个新概念,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 (ICT) 和智能技术,有助于将流程和利益相关者完全整合到价值链中。
简而言之,IDD 利用云和数字技术将利益相关者集成到楼宇生命周期管理中。它连接整个项目交付过程,从设计、制造到现场装配,以及施工完成后建筑物的运营和维护。WOHA、Greyform、NTU、Kimly、东方Pretech、Lendlease、CCDC和Lum Chang等公司已经开始使用RFID标记和数据分析等工具来跟踪和自动化其项目流程。目前正在制定计划,鼓励采用共享平台和标准,以充分整合参与建设项目的各方。
通过部门转型改善就业机会
部门的转型将导致重新设计的工作,包括更高的技能、更具竞争力的薪金和更好的工作环境,以满足新加坡人的愿望。例如,新的角色,如生产工程师和主管监督预制混凝土墙的制造,以及BIM经理已经引入该部门,他们工作在一个更有利的室内工作环境相比,传统的施工工作。传统的工地也将变得更加精简,需要更少但更熟练的工人来操作更智能的机器和工具。
8到2025年,将有80 000人接受制造和装配设计DfMA、国际开发部和绿色建筑能力的培训。为了支持劳动力需求和愿望,成立了一个构建环境技能未来三方(BEST)工作组,负责考虑提供更有条理的实习机会,并带头培训更多应届毕业生,以响应行业反馈,帮助毕业生做好更多工作准备。
行业、工会,和政府之间的持续协作
建筑转型的发展涉及在一年期间与利益攸关方进行广泛的协商和接触。各方,包括工业公司、工会、高等院校和政府的持续协作和协同努力,对于成功实施转型,以实现该行业的集体愿景至关重要。